更多

双刃剑体育蒋立章:收购海外俱乐部的商业逻辑

发布时间:2024年04月15日 13:03

几乎每隔几天,就会传出中资收购或海外俱乐部接近中资的消息。

6月初,苏宁宣布以2.7亿元收购国际米兰近70%的股份,成为这家百年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。 前后发生的事情是,郑南燕联手美国投资者收购了尼斯,雷曼控股董事长李曼铁收购了澳超豪门球队纽卡斯尔喷气机队。 6月中旬,在上市公司当代明城的支持下,双刃剑体育CEO蒋立章向市场发布了两笔交易,控股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和投资森林狼队,成为投资森林狼队的第一人。一支NBA球队。

本周,关于 AC 米兰收购背后的财务支持者有很多猜测。 至于到底是百度、潮汕资本还是神秘的金融巨头,目前还没有答案。 20日,另一家英国媒体透露,复星集团收购了4500元人民币。 1万英镑收购狼队的交易已进入最后阶段,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。

坦白讲,收购俱乐部的做法在国内体育商业界并不新鲜。 然而,2016年中期,国内企业却突然聚集在一起,甚至有些疯狂的采购。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值得仔细考虑。

有一个共识是,放眼全球范围,俱乐部的财务运营从来都没有盈利回报,而且往往伴随着烧钱生意。 在这波企业收购海外俱乐部资产的浪潮中,相关各方很少提及投资收购后如何运营并获得有效财务回报的逻辑。 这些精明的商人是如何算计他们的心理的? 希望能从新的角度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拆解和分析。

第一:利用俱乐部的爆炸效应做政治经济营销。

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解释,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。

在此之前,体育尤其是足球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吸睛能力,与政治、经济的紧密联系,使其成为众多商业巨头追逐和投资的对象。

国内这方面的鼻祖是万达的王健林和恒大的许家印。

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王健林带领的大连万达足球队成为当时A级联赛的一支现象级球队。 同一时期,借助足球本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,万达集团实现了从地区扩展到国家的目标,并在新千年之初成为中国一线房地产开发商。

2010年后,许家印“故技重施”。 他连续三年对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进行巨资投入,让恒大实现了中超连续霸主地位,并在2013年亚冠决赛中登顶。 同期,恒大品牌和集团资产加速飙升,许家印也趁机将公司拓展至房地产以外的领域,包括文化、粮油等。

在最新一波俱乐部收购中,苏宁的逻辑与恒大万达最为相似。 以极低的价格控股了国际知名的国际米兰,并与之前收购的江苏舜天形成内外部协同效应,提升集团整体经营和营销效果。

苏宁发布会当天,张近东曾表示:“足球俱乐部是苏宁体育产业布局的战略组成部分。投资国际米兰有助于完善苏宁足球技术体系、管理水平、青训梯队;此外、国米和体育是苏宁的战略合作伙伴。” 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张名片,苏宁目前正在进军东南亚和欧洲市场。”

斥巨资购买足球俱乐部,依靠体育影响力形成品牌传播,连接场外政治经济资源并记录利润,是这些商业大亨的逻辑。

其次,体育运动的火爆给资本市场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。

2015年后,中国体育被政府赋予了极高的战略意义。 在此背景下,国内更多的人开始“响应”,向政策靠拢,关注体育。

除了互联网和房地产巨头之外,一批中型上市公司也开始关注体育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。

2015年二级市场上,由于体育的火爆,所有与体育概念相关的公司无一例外出现了猛烈上涨。 但进入2016年之后,股市下跌回归理性后,这些被贴上体育标签的上市公司需要继续采取有效行动来维持股价,这也成为了他们面临的挑战。

他们的困难在于,国内体育核心版权IP的价格过于昂贵,且一级市场缺乏足够盈利的收购标的。 因此,收购中小俱乐部成为这些上市公司持续布局体育、向市场传递信号的有效途径。 。

典型案例就是当代明城。 该上市公司前身为道博股份有限公司,最初主营业务为磷矿石贸易。 在主营业务下滑、控股股东易主后,宣布进军文化体育领域。

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_西甲格拉纳达对皇家社会_西甲格拉纳达中国球员

2015年7月,他们披露了收购体育经纪公司这把双刃剑的公告,并借助体育经纪公司在欧美的资源,不断向外界发布收购俱乐部的消息。

去年9月左右,该公司曾发布消息称双刃剑有意收购西甲马拉加俱乐部。 当时姜立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希望通过收购,为顶​​级联赛俱乐部提供国内球员。 中国元素一旦登陆西甲,必然会带来营销赞助、旅游开发合作的机会。 球员成熟后,未来还可以在欧洲以及与国内中超联赛进行球员代理交易。

然而半年后,收购的主角变成了格拉纳达; 同时,开始在篮球领域对俱乐部进行持续深入的布局。

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,当代名城围绕双刃剑布局体育的“故事”相对完整,因此在二级市场受到资本青睐。

K线图中,去年7月宣布并购后,当代名诚股价从27元左右上涨至年底的75元。 新年过后,随着市场下跌,公司股价震荡回落。 5月初推出高额送礼概念后,公司股价被稀释至20元左右。 有券商认为,随着公司近期在体育领域的持续动作,未来股价存在反弹的可能。

第三个方面,抛开上述两个原因,如果把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俱乐部放在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,或许会有不同的、新鲜的答案。

7月15日,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二季度GDP增长6.7%; 从年均经济增速来看,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国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,未来可能处于相对长期下行周期是各方共识。

过去十几年,依靠货币和流动性的释放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。 截至目前,M2(广义货币)已超过140万亿元,比2000年的20万亿元增长了7倍。货币的大量发行导致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、房地产泡沫等。人民币兑美元的估值。

很多人认为,由于现阶段房地产价格与居民、政府、银行关系密切,未来经济要平稳转型,必须保证资产价格不发生大幅变化,相对而言,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持续。 。

因此,由于货币供应量将持续上升,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将持续增强。 在这种情况下,将人民币资产转换为美元资产就成为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。

事实上,去年下半年以来,各行业收购海外资产的兴趣持续高涨。 一方面,欧美经济处于复苏阶段JRS直播,资产价格较低,投资性价比较高; 另一方面,一旦未来人民币贬值,提前采取行动就相当于有价值的保值。

商务部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国内企业境外并购项目142个,累计交易金额165.6亿美元,涉及36个国家、15个行业。 这显然是一个井喷的情况。

具体情况下,还有很多大动作。 例如,中国化工计划以43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农药公司先正达; 海航集团旗下天海投资拟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IT分销巨头英迈; 海尔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业务; 万达集团收购35亿美元。 美元收购传奇影业等

另一方面看体育行业,近期海外俱乐部收购频繁,也存在不少企业打算进行资产转换规避风险的可能性。

更重要的是,此时此刻,投资海外体育俱乐部资产相对更有优势。

首先,俱乐部估值相对稳定,难涨难跌。 与其他行业和公司的投资相比,更容易保持价值稳定。

其次,当前欧美体育产业受经济影响,资产价值较低。 与国内体育资产居高不下的情况相比,是一个良性的投资方向。

第三,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,体育仍然是今年的热门概念。 以合理价格收购海外俱乐部资产,可以在资本市场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,获得市场追捧和认可。

看看上面的各个维度,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买俱乐部的现象会变得流行了。 本质上,这是整体经济行为在单一领域的延伸和发酵。

可以想象,未来短期内,收购俱乐部的行为将会在中国企业中不断出现。 然而,这些看似热闹的收购能否在国内有效落地,对国内体育的基本面产生实质性影响,一直是被大家暂时忽略的话题。

本文标签: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

上一条:西甲-西班牙人官宣莫雷诺带队成绩低迷带队低迷

下一条:中国足协公布首轮裁判选派名单国际级裁判员迎战亚泰

相关足球新闻